专题专栏
大竹县卫生计生局关于开展“三优三评”行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06-01 阅读量:1621

大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开展“三优三评”行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卫生计生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本系统开展“三优三评”行风建设活动。

一、总体要求

以健康中国建设为统揽,以“优化行业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优化窗口形象”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使局机关和全县卫生计生单位精神进一步提振、效能进一步提升、质量进一步提高、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为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优化行业管理、着力于强效能。

1.推行政务、院务公开。政务公开、院务公开作为单位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各单位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单位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此,各医疗单位要将药品及耗材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等通过LED 显示屏或其它有效方式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同时,要将单位人事、财务、大型设备购买以及其他重大决定向院内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2.改良新农合报销模式。一是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参合农民县内住院出院即报即兑,五保对象住院新农合补偿与民政补偿实行一站式服务。二是缩短审核和基金拨付周期。县新农合服务中心审核与基金拨付工作自各定点医疗机构交账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5 个工作日完成基金拨付;县内普通外伤调查自受理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办结,疑难复杂外伤原则上在90 个工作日内办结。三是扩大新农合限额付费病种范围。巩固单病种限额付费工作成果,积极调研论证扩大单病种限额,力争由原来的27 种扩大到30 种。

3.健全审批和监管制度。一是优化审批程序。主动为新建企业提供卫生法律法规咨询和现场指导,为管理相对人办理行政审批事宜提供咨询和指导,提供报批材料清单并帮助相对人修改完善报批材料,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各类许可证提前办结率要达80%以上。二是简化审批程序。对手续完备、条件符合、不需现场审查的部分审批事项可先发证后签字;对一些人数较多又较集中的行业业主,推行现场办公,实行现场审查发证;对需要实地查勘的审批事项,要在接件之日起在承诺时限内完成现场审查和证件发放。三是强化监管职能。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要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无证行医及超范围行医行为,每年开展医疗服务市场集中整治活动至少1 次,以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确保医疗安全。

(二)优化服务流程,着力于强质量。

1.日常诊疗做到“一执行一杜绝”。对急危重症病人要执行“三先一后”。即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及收费,确保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和救治及时有效;对普通病患要杜绝“三长一短”(即挂号候诊时间长、取药检查时间长、缴费报账时间长,就诊时间短)。各医疗机构要根据就医人数,弹性调整门诊挂号、收费、报账人员及门诊医生的数量,做到高峰时段开足窗口,有序分流病人,使挂号候诊、取药检查、缴费报账等服务窗口等候的时间原则上乡镇卫生院不超过20 分钟、县级医疗机构不超过40 分钟,每名患者的诊疗时间均不得少于5 分钟。

2.外延门诊做到“一增设一确保”。各医疗单位要根据患者就诊需求和规律,选择相关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增设双休日、节假日及8 小时之外延时门诊服务,确保双休日、节假日及延时门诊患者能得到及时检查和诊疗,一般的影像、B 超检查需在当日完成,并能保障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的后勤服务。

3.诊疗行为做到“双降、双控、双禁止”。(双降:即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降低耗材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双控:即控制医疗成本、控制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人均费用的过快增长;双禁止:即禁止大处方、大检查)。一是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缩短平均住院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5天以内,其中三级医院控制在10.8 天以内;二是推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医学检验结果及医学影像资料互认;三是开展诊疗及收费行为合理性评价,从源头上遏制不合理诊疗及收费行为;四是加强临床用药监管,抗菌药物用药比例门诊病人不得超过20%,住院病人不得超过60%。

(三)优化窗口形象,着力于强内涵。

1.“三亮”树形象。一是开展“亮身份”活动。通过佩戴工作牌、设立公示栏、摆放台签等形式,亮出个人身份,强化自我约束,激发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开展“亮承诺”活动。要根据自身能力特长,围绕岗位职责做出服务承诺,并通过桌牌、单位公示栏等形式公开亮出,自觉接受广大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开展“亮形象”活动。通过设立光荣榜、举办成果展、报告会等方式,对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宣传和展示,充分发挥先进引领作用。

2.“三创”强内涵。一是创群众满意窗口。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二是创优质服务品牌。充分利用“党员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已经形成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并结合本单位特点,不断打造新的服务品牌,扩大社会知名度,提高群众信任度。三是创优质服务标兵。通过设立责任区、示范岗、先锋岗等载体,广泛开展“比技能、比服务、比业绩、比贡献”等活动,积极引导员工当表率、树标杆,大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四)开展“三评”活动,着力于满意度提升。

1.立足“四零”抓自评。各单位、各窗口、各干部职工要以“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为标准,结合自身承诺情况及承诺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明确整改目标,找准自身努力方向。

2.立足“双赢”抓互评。在各单位、各窗口、各干部职工自评的基础上,由卫计局牵头开展单位与窗口的互评,由各医疗卫生单位牵头开展单位内干部职工的互评,既相互批评、指教又相互学习、借鉴,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立足“双查”抓测评。一是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在各乡镇卫生院随机抽取门诊、住院患者各20 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随机抽取门诊、住院患者各50 人,针对就医流程、候诊秩序、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病情沟通、收费公开、合理用药和检查、廉洁行医、保护患者隐私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党员、单位职工和服务对象共计30 人,针对依法履职、服务发展、作风建设、政务公开、办事效率、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三是聘请行风监督员、行风评议员、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将征集的社情民意作为下步工作目标。同时,我局将把“双查”和测评情况在全县卫计系统进行综合排名并通报,排名前3 位的年终综合目标加1 分,4-10 位加0.5 分;排名倒数4-10 位扣0.5 分,排名后3位的年终综合目标扣1 分。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 年3 月1 日—3 月15 日)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召开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和广大医务人员深入学习本方案,并根据本方案细化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利用标语、宣传栏、简报、内部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形成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行业新风的良好氛围。各单位于3月20 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局医政与基药股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 年3 月16 日—4 月30 日)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按照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强管理、优服务、树形象,逐项工作抓落实、逐个问题抓整改,力争管理上台阶、服务上水平、形象上档次。

(三)自评自纠阶段(2016 年5 月1 日—5 月20 日)

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内部自评和邀请互评,卫计局适时组织互评,对自评、互评发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时定指标,切实整改到位。

(四)测评阶段(2016 年5 月21 日—6 月31 日,11 月20日-12 月10 日)

由县卫计局牵头,对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政风行风、医德医风进行测评,通报测评结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局党组成立“三优三评”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督导检查,严格绩效考核。局党组组建行风建设督导组,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活动成果。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全面完善活动机制,扩大内、外监督范围,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建立活动实施的长效运行机制。


首篇
末篇
版权所有:达州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兰路52号
电话:0818-2240877
邮编:635000
传真:0818-2386066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