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化现状是虽有信息系统却未与院内其他系统打通,并且诊疗与保健业务分开进行。信息上的不通,业务上的“割裂”,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影响了孕产妇就诊体验,更制约了各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进一步发展。
中联院内智慧产科门诊解决方案,全面梳理优化了产科业务流程,开创了集诊疗保健业务一体、院内院外、线上线下服务一体的全新妇幼健康服务模式,让医护工作者更便捷智能的开展工作,让孕产妇人群享受到更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数据共享是当下各妇幼保健机构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一步,消除院内信息壁垒。与院内各业务系统(HIS、LIS、PACS等)对接,实现产科业务与各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第二步,打通全业务流程。中联妇幼医生保健工作站和院内HIS深度融合整合,实现诊疗与保健业务的无缝对接,实现一个系统、两种模式、“一站式”开展诊疗与保健业务。消除院内信息壁垒,全流程信息化支持,自然形成医疗和保健信息的共享与协作,医生不需要多系统切换,减少文书录入、重复填写工作,保证服务的质量与连续性。
02 优化各诊疗流程,改善院内就诊环境
以信息化手段高效打通各诊疗环节,优化诊前、诊中、诊后流程,提升就医体验。诊前,孕产妇可以通过微信预约服务,扫码预建档;产科护士进行保健预约处理、信息的补充与确认,前置建档、基础问询等工作,减少首次建卡等待时间。
诊中,孕产妇可查看排队状态,合理安排检查顺序;支持诊间缴费,免去排队缴费;护士可以查看预约、已检查病人信息,灵活根据诊室情况进行分诊等操作,保障就诊有序进行。
诊后,孕产妇通过微信公众号查看检查报告、保健指导、在线咨询医生,接收服务等;医生一键完成打印保健指导、母子健康手册,实时完成就诊及数据的上传。综合提升医护和孕产妇双方的信息化获得感。
03 提供多样化辅助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孕期视图、高危风险一看就知道了,对工作很有帮助”,这是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的使用感受。中联妇幼保健医生工作站设置了多个人性化辅助功能,最大化便捷医生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诊疗时,支持查看检验检查项目的状态,提供门诊病历模板,手术申请、转科登记等,流程顺畅,提高诊疗效率;保健服务时,提供孕产妇重点指标曲线图(包括腹围、宫高、体重、BMI值)、孕期视图(本院所有诊疗记录及本孕次重点指标动态情况),方便医生快速掌握孕产妇的情况。

同时,根据孕妇的孕周、异常情况自动生成对应的建议保健项目、辅检项目供医生选择;自动进行高危评估与标识,减少医生评估工作量;自动提醒孕产妇下次预约时间、产检项目;以及提供健康宣教模板、自动录入母子健康手册等,化繁为简,综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中联院内智慧产科门诊建设方案除了以产科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外,还充分融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助力医院打造无边界的互联网智慧服务。能与院内其他辅助诊疗系统(合理用药)、硬件设备等(身高体重仪、血压计、手写签名板等)对接,进一步简化智能化日常工作的处理。同时,支持对接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居家监测设备,将院内院外服务连接起来,让孕产妇在家就可自我健康管理,保健医生也可通过互联网实时掌握孕产妇的情况,快速做出响应,构建院内院外无边界的智慧服务。
建立院内孕产妇健康数据中心,并基于健康数据中心设置产科门诊综合监管决策子系统。遵循国家标准预留接口,可快速与上级妇幼平台无缝对接,省去重复填报录入步骤,保证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提供包括高危孕产妇、产科门诊人次、三级干预等30余种妇幼统计报表,支持大屏、微信端等多形式的动态展示,方便医院动态、实时、全面的掌握产科业务情况和孕产妇人群健康情况,全方位支撑医院管理决策和上报工作。业务一体化、工作智能化、服务连续化,切实增强医护工作者和孕产妇双方的获得感。以信息化助力各医院、妇幼保健院打造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一体化的智慧妇幼医疗服务闭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